對等關稅(時評)
美國總統特朗普一早預告,將在美國時間四月二日(星期三)、特朗普稱之為期待已久的「解放日」的日子,公布對所有貿易伙伴施行「對等關稅」的細節,聲稱將藉此扭轉美國在與各國貿易中長期「吃虧」的局面,建立公平競爭的貿易環境,同時促進國內製造業的發展。美國對各國徵收的稅率不同,對所有進口美國商品徵收一成的「基準關稅」在四月五日(星期六)實施,其他較高稅率的國家貨品徵稅則分階段進行。
全世界超過一百個國家受到特朗普這項「對等關稅」措施影響,但各國反應不一,個別國家表示願意對美國貨免稅或低稅,以換取與特朗普商討減免本國貨品的關稅。美國傳統盟友英國和法國,兩國領袖皆表示不排除任何行動選項。英國首相施紀賢在特朗普星期三宣布關稅政策後,隨即與多位世界領袖通話。唐寧街在施紀賢與法國總統馬克龍通話後發表聲明稱,雙方「同意貿易戰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但是不應該排除任何選項」。施紀賢與馬克龍「共同表達對全球經濟與安全衝擊的關注,特別是在東南亞地區的影響」。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特朗普對那些他認為對美國利益不友善的國家實施「對等關稅」中,受到的打擊最為嚴重。但北京在特朗普上一次任期內的貿易戰中吸取經驗,這次在特朗普刻意張揚的「解放日」到來之前,已經擬訂了應對措施。在特朗普美國時間四月二日(北京時間四月三日星期四凌晨)公布對等關稅細節、其中對中國商品加徵百分之三十四關稅之後,中方隨即在北京時間四月四日(星期五)即二十四小時之後宣布,對美國商品徵收與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稅率相同的百分之三十四報復性關稅,於四月十日零時起實施。北京方面同時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中方稱,美方做法不符合國際貿易規則,嚴重損害中方的正當合法權益,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做法。
同時,中國商務部、海關總署發布公告,公布部份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的決定,包括釤相關物項、釓相關物項、鋱相關物項、鏑相關物項、鑥相關物項、鈧相關物項和釔相關物項。中國商務部四月四日還宣布將十六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控名單,稱這些實體存在可能危害中國國家安全和利益的行為,禁止向這十六家美國實體出口軍民兩用物項,正在進行的相關出口活動應立即停止。特殊情況下確需出口的,出口業者應向商務部提出申請。有經濟評論者認為,中國此次反制措施涵蓋所有美國商品,不同於過往針對特定產品的選擇性關稅,這一行動顯示中方的反制決心。
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措施細則公布後,對全球產業供應鏈造成巨大衝擊,引起投資者恐慌。美國股市對此作出劇烈反應,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連續下跌,累計跌幅超過一千五百點(約百分之三點六),納斯達克和標普五百指數跌幅均超過百分之四。市場恐慌情緒蔓延,投資者擔憂全球經濟可能陷入新一輪衰退。在英國,富時一百指數下跌近百分之五,創五年來最大跌幅;亞洲的日本、韓國和香港市場同樣下跌,德國與法國的股市也遭遇類似的下滑。
特朗普總統在社交平台迅速回應中方的「反制措施」,譏諷中國「驚慌失措」、「中國失策了」,並聲稱「這是他們承受不起的」,意思是︰中國不理會「切勿報復,更辣措施在後頭」的警告,堅持反制是自討苦吃,最終必會向美國低頭。他同時向國際投資者喊話,強調其政策立場不會改變,現在仍是「致富的最佳時機」。特朗普將市場的動盪形容為一場「經濟革命」,並表示美國「將會勝出」。他在社交媒體發文:「毫不妥協,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最終結果將會是歷史性的。」這種強硬表態顯示美國政府無意退讓,貿易對抗可能持續升級。美國財長貝森特稱,已經有超過五十個國家的領導人與總統通電話要求談判和達成新的貿易協議,顯示特朗普已經成功創造最強的談判籌碼。
在美國本土,四月五日起,華盛頓特區及全美各地預計將舉行約一千二百場示威活動,成為自從白宮宣布改變美國政府領導方式的政策並擴大行政部門權力以來,針對特朗普與馬斯克的最大規模單日抗議行動。示威者不滿被裁員導致失業、抗議加徵關稅引致物價上漲。他們的標語牌寫着「停手」、「沒有人可以凌駕美國」、「讓美國再次理智」,抗議馬斯克大幅裁減聯邦公務員,也抗議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打亂正常市場運作。美國的富豪呼籲國民盡快屯積中國便宜貨品,以應對關稅政策帶來的通貨膨脹。「經濟學人」雜誌以「美國讓中國再次強大」為題,譏諷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是向全世界宣戰,自我孤立,將所有貿易伙伴和政治盟友推向中方,變相讓中方有機會拉攏各國與美國抗衡。
北京官方「人民日報」四月五日(星期六)發表評論,批評美國不知所云的所謂「對等關稅」,是赤裸裸的單邊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不僅將反噬美國經濟,更將嚴重破壞多邊貿易體制,衝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加劇國際貿易緊張和全球經濟分裂。評論認為美國所謂「吃虧」的說法不符合事實,指出︰貿易有順差和逆差,但不是誰佔便宜誰吃虧的問題。中方從不刻意追求順差,美方從中美貿易中獲利豐厚,在華美國企業的出口被計入中方順差,美國在服務貿易中也保持著巨額順差。評論認為,進一步加強對話溝通,妥善管控分歧,發掘經貿合作潛力,才是中美經貿關係持續發展向好的長久之策。評論說,貿易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不是出路。
特朗普掀起的這場「經濟革命」,誰會勝出尚不知道,但已經令世界經濟秩序大亂,原有的產供鏈已經受到強力衝擊;各國對美國反制,也進一步加劇通脹。香港雖然聲稱擁有「背靠內地、聯通世界」的優勢,但作為體量甚小的外向型經濟體,必然受國際政局、地緣政治等外圍因素衝擊;市場主導的經濟運作模式,港府也只能小心翼翼面對世界變局。香港一向奉行低稅制及對外國商品免稅的「自由港」制度,港府高官表明會維持「自由港」、「免稅港」地位,因而不會跟隨北京對美國貨作出「對等關稅」的反制,只能努力拓展其他國家的市場,改變過於倚賴對美國龐大市場出口的狀況。面對世界動盪不安、前景不明,小市民只好守好自己的荷包,謹慎對應變局。(二零二五年四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