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08, 2025

對等關稅


對等關稅
(時評)

美國總統特朗普一早預告,將在美國時間四月二日(星期三)、特朗普稱之為期待已久的「解放日」的日子,公布對所有貿易伙伴施行「對等關稅」的細節,聲稱將藉此扭轉美國在與各國貿易中長期「吃虧」的局面,建立公平競爭的貿易環境,同時促進國內製造業的發展。美國對各國徵收的稅率不同,對所有進口美國商品徵收一成的「基準關稅」在四月五日(星期六)實施,其他較高稅率的國家貨品徵稅則分階段進行。


全世界超過一百個國家受到特朗普這項「對等關稅」措施影響,但各國反應不一,個別國家表示願意對美國貨免稅或低稅,以換取與特朗普商討減免本國貨品的關稅。美國傳統盟友英國和法國,兩國領袖皆表示不排除任何行動選項。英國首相施紀賢在特朗普星期三宣布關稅政策後,隨即與多位世界領袖通話。唐寧街在施紀賢與法國總統馬克龍通話後發表聲明稱,雙方「同意貿易戰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但是不應該排除任何選項」。施紀賢與馬克龍「共同表達對全球經濟與安全衝擊的關注,特別是在東南亞地區的影響」。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特朗普對那些他認為對美國利益不友善的國家實施「對等關稅」中,受到的打擊最為嚴重。但北京在特朗普上一次任期內的貿易戰中吸取經驗,這次在特朗普刻意張揚的「解放日」到來之前,已經擬訂了應對措施。在特朗普美國時間四月二日(北京時間四月三日星期四凌晨)公布對等關稅細節、其中對中國商品加徵百分之三十四關稅之後,中方隨即在北京時間四月四日(星期五)即二十四小時之後宣布,對美國商品徵收與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稅率相同的百分之三十四報復性關稅,於四月十日零時起實施。北京方面同時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中方稱,美方做法不符合國際貿易規則,嚴重損害中方的正當合法權益,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做法。


同時,中國商務部、海關總署發布公告,公布部份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的決定,包括釤相關物項、釓相關物項、鋱相關物項、鏑相關物項、鑥相關物項、鈧相關物項和釔相關物項。中國商務部四月四日還宣布將十六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控名單,稱這些實體存在可能危害中國國家安全和利益的行為,禁止向這十六家美國實體出口軍民兩用物項,正在進行的相關出口活動應立即停止。特殊情況下確需出口的,出口業者應向商務部提出申請。有經濟評論者認為,中國此次反制措施涵蓋所有美國商品,不同於過往針對特定產品的選擇性關稅,這一行動顯示中方的反制決心。


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措施細則公布後,對全球產業供應鏈造成巨大衝擊,引起投資者恐慌。美國股市對此作出劇烈反應,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連續下跌,累計跌幅超過一千五百點(約百分之三點六),納斯達克和標普五百指數跌幅均超過百分之四。市場恐慌情緒蔓延,投資者擔憂全球經濟可能陷入新一輪衰退。在英國,富時一百指數下跌近百分之五,創五年來最大跌幅;亞洲的日本、韓國和香港市場同樣下跌,德國與法國的股市也遭遇類似的下滑。


特朗普總統在社交平台迅速回應中方的「反制措施」,譏諷中國「驚慌失措」、「中國失策了」,並聲稱「這是他們承受不起的」,意思是︰中國不理會「切勿報復,更辣措施在後頭」的警告,堅持反制是自討苦吃,最終必會向美國低頭。他同時向國際投資者喊話,強調其政策立場不會改變,現在仍是「致富的最佳時機」。特朗普將市場的動盪形容為一場「經濟革命」,並表示美國「將會勝出」。他在社交媒體發文:「毫不妥協,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最終結果將會是歷史性的。」這種強硬表態顯示美國政府無意退讓,貿易對抗可能持續升級。美國財長貝森特稱,已經有超過五十個國家的領導人與總統通電話要求談判和達成新的貿易協議,顯示特朗普已經成功創造最強的談判籌碼。


在美國本土,四月五日起,華盛頓特區及全美各地預計將舉行約一千二百場示威活動,成為自從白宮宣布改變美國政府領導方式的政策並擴大行政部門權力以來,針對特朗普與馬斯克的最大規模單日抗議行動。示威者不滿被裁員導致失業、抗議加徵關稅引致物價上漲。他們的標語牌寫着「停手」、「沒有人可以凌駕美國」、「讓美國再次理智」,抗議馬斯克大幅裁減聯邦公務員,也抗議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打亂正常市場運作。美國的富豪呼籲國民盡快屯積中國便宜貨品,以應對關稅政策帶來的通貨膨脹。「經濟學人」雜誌以「美國讓中國再次強大」為題,譏諷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是向全世界宣戰,自我孤立,將所有貿易伙伴和政治盟友推向中方,變相讓中方有機會拉攏各國與美國抗衡。


北京官方「人民日報」四月五日(星期六)發表評論,批評美國不知所云的所謂「對等關稅」,是赤裸裸的單邊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不僅將反噬美國經濟,更將嚴重破壞多邊貿易體制,衝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加劇國際貿易緊張和全球經濟分裂。評論認為美國所謂「吃虧」的說法不符合事實,指出︰貿易有順差和逆差,但不是誰佔便宜誰吃虧的問題。中方從不刻意追求順差,美方從中美貿易中獲利豐厚,在華美國企業的出口被計入中方順差,美國在服務貿易中也保持著巨額順差。評論認為,進一步加強對話溝通,妥善管控分歧,發掘經貿合作潛力,才是中美經貿關係持續發展向好的長久之策。評論說,貿易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不是出路。


特朗普掀起的這場「經濟革命」,誰會勝出尚不知道,但已經令世界經濟秩序大亂,原有的產供鏈已經受到強力衝擊;各國對美國反制,也進一步加劇通脹。香港雖然聲稱擁有「背靠內地、聯通世界」的優勢,但作為體量甚小的外向型經濟體,必然受國際政局、地緣政治等外圍因素衝擊;市場主導的經濟運作模式,港府也只能小心翼翼面對世界變局。香港一向奉行低稅制及對外國商品免稅的「自由港」制度,港府高官表明會維持「自由港」、「免稅港」地位,因而不會跟隨北京對美國貨作出「對等關稅」的反制,只能努力拓展其他國家的市場,改變過於倚賴對美國龐大市場出口的狀況。面對世界動盪不安、前景不明,小市民只好守好自己的荷包,謹慎對應變局。(二零二五年四月八日)

Saturday, April 05, 2025

美國制裁


美國制裁
(時評)

美國政府香港時間四月一日宣布,制裁多名香港及內地官員,包括律政司司長林定國、駐港國安公署署長董經緯、警務處處長蕭澤頤、特區國安委秘書長區志光,兩名警務處助理處長(國家安全)趙詠蘭和王忠巡。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在新聞稿表示,這次制裁五名香港官員,是因為他們執行的政策削弱了香港自治權,並且有居住在美國的個人受到港方跨國打壓。美方表示,這次制裁行動以及向國會發表的「香港政策法報告」,表明了特朗普政府決心對剝削港人權利,以及採取跨國打壓的人士追究責任。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隨即發表聲明,對於美國透過所謂「制裁」恫嚇維護國安的中央和特區官員,表示強烈譴責。政府的新聞稿指,美國的「制裁」再次顯露美國霸權主義下的野蠻,與美國近期對不同國家及地區施以欺負和壓迫手段的霸凌野蠻同出一轍,特區官員對美國的所謂「制裁」嗤之以鼻,會繼續堅定不移維護國家安全。政府發言人指出,潛逃者被通緝和被法院發出拘捕令,並非因為他們「行使發表的自由」,而是因為他們一直潛藏在美、英、澳等地,繼續從事危害國安的勾當,「美方卻包庇其惡行」,特區政府因此有需要依法採取一切合法措施,以強烈打擊有關行為。美方刻意抹黑特區政府依法採取的措施及行動並散播不負責言論,試圖混淆視聽,特區政府對此表示強烈不滿。


政府發言人稱,美方多年來無視國際法的不干涉原則,肆意干預別國内政,扶植代理人、策動「顏色革命」;中央和特區訂立港區國安法和完成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令美方策動顏色革命的陰謀無法得逞,美方則極力詆毀盡責的香港官員,實施「制裁」,其實正是典型的無恥、虛偽的雙重標準。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被問及中方對於美方制裁香港和北京派駐官員有何看法時表示︰「美方再度發布充斥謊言謬論的所謂報告,抹黑『一國兩制』,攻擊香港國安法和香港國安條例,詆毀香港民主、法治、自由、人權狀況,干預香港國安案件審理。這種卑劣行徑,嚴重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粗暴踐踏國際法原則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充分暴露美方破壞香港繁榮穩定,遏制中國發展的險惡用心,中方強烈不滿、堅決反對,予以強烈譴責。」


被制裁的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回應說,制裁對他工作及生活毫無影響,最佳應對方法是沉著應戰,更團結、更努力、更堅決地維護國家安全。林定國說得好。其實,在這次老美「制裁」之前,由二零一九年有人藉口「反修例」發動「黑暴」起,就有多名港府官員被老美「制裁」,包括時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以及時任政務司長、現任行政長官李家超。被「制裁」的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不能取得美國入境簽證,銀行擔心被美國制裁影響業務,也不允許林鄭使用銀行服務。當時林鄭月娥就表示,自己沒有興趣去美國旅行,不能入境美國不要緊;發薪用現金、日常生活用現金,不用銀行服務也不要緊;制裁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完全沒有影響,自己仍然會堅持做正確的事。



特區政府發言人的聲明,切中老美所謂「制裁」的要害。二零一九年中,老美藉「反修例」之機在香港策動「顏色革命」、鼓動受蒙蔽的年輕人以縱火、堵路、打砸的手段擾亂社會秩序,企圖迫使政府就範。今日回望二零一九黑暴過程,可以知道幕後策劃者擬定的「劇本」是︰第一步,先將政府的修例曲解為「送中」,然後以「反送中」為號召鼓動民眾反對修例;第二步,把警方的維持治安行動指為「濫用暴力」,然後扣上「黑警」帽子,進而癱瘓甚至解散警隊;第三步,鼓動年輕「勇武」者縱火、打砸、搞亂社會,引誘政府請駐軍出動平亂,一旦北京中計,就可以大肆宣傳「一國兩制玩完」,把香港拖垮。



但北京看透了幕後策劃者的陰謀,最終沒有「中計」派解放軍出動平亂,倒是黑暴行為迫使北京出手推出「港區國安法」。香港警隊不畏艱難堅守崗位止暴制亂,接連處置中文大學、理工大學等多處極亂現場,社會逐步由亂及治、回復安寧。老美的陰謀最終不能得逞,惱羞成怒,於是接二連三對北京和香港相關官員「制裁」,同時對畏罪出逃者予以包庇和支援,讓他們在香港以外的「安全地方」繼續大放厥詞、大潑污水,進行反中、反特區政府的活動。特區政府對相關違法者在法律允許之下進行追緝,是應有之義。



二零一九年下半年的「黑暴」,其實就是老美在世界各地策劃的「顏色革命」的一部分。許多年輕人在一些「名嘴」、「學者」鼓動下,在「英雄主義」驅使下,狂熱投入暴力行動,當時有人甚至打出「請美軍來救香港」的標語,也有媒體拍攝到有外國人在示威、暴動現場指揮和調度,也有媒體拍到有人提供示威裝備和資金,可見外國勢力介入甚深。當時只有少數人被捕甚至判囚,大多數參與者都僥倖逃脫。這些曾經參與者許多人沒有反省自己是否有做錯、是否受人唆使,只是對政府、對執法者充滿仇恨、對被囚者充滿同情。老美高調「制裁」處理國安事件的官員,正是對曾經參與「一九黑暴」者的鼓勵和安撫,以彰顯老美作為後台老板的義務和責任。



一些曾經投入所謂「反修例」運動的人,或者同情、支持參與「黑暴」的人,雖然自己沒有參與暴力行動,或者曾經參與但僥倖逃脫沒有被捕者,內心仍對政府不滿、對北京頒布國安法懷恨在心,他們抗拒北京和特區政府的宣傳教育和解釋,只會繼續接受那些流亡海外的「名嘴」、「公子」對北京和特區政府的攻擊和抹黑的資訊,仍然相信那些「精神領袖」的謊言,在行動上仍然會「軟對抗」、故意與政府的政策「不合作」。一些在「一九黑暴」時期進行暗中策劃、以金錢和物資支援的「地下人物」、「狗頭軍師」,仍然甚為活躍。所以新任警務處長周一鳴說,暗湧仍在,不能掉以輕心。(二零二五年四月五日)

Friday, March 28, 2025

收費調整


收費調整
(時評)

特區政府檢討公立醫院收費,相關收費改革方案三月二十五日公布,其中最受關注的急症室收費方面,診症費用將由現時每人每次一百八十港元(下同)增加至四百元,但由護士分流站分流的第一、二類病人,即危殆及危急病人可獲豁免收費。急症病床住院收費每日三百元 ;療養、復康及精神科病床,每日收費為二百元。專科門診及家庭醫學門診亦會設標準藥費,每項藥物分別收費二十元及五元,每次最多取藥份量為四星期。門診服務的收費方面,普通科門診每次收一百五十元,專科門診每次診症收費二百五十元。病理檢驗、放射造影等項目將會逐項收費,基礎免費,進階收費由五十元至五百元不等。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現時公營醫療系統面對四大困境,包括基層和專科的系統失衡,「多輕症塞急症」的資助錯配,服務浪費包括部分造影服務毋須付費,輪候時間長造成求過於供等。他表示,檢討醫療收費做法一直存在,不過上一次收費調整已經是八年前的二零一七年,這次實在是有需要。盧寵茂說,收費改革方案有五大原則,包括政府對市民健康的承擔不變、不減;能者、輕症者應該共付,擴展及提升共付機制及比率;加強對貧、急、重、危疾病人的保障,減少浪費;改革後維持高度資助,整體公營資助率目標維持在九成;及令市民明白、接受改革過程,改革會循序漸進,目標五年內達致目標。


盧寵茂說,考慮到市民負擔能力,公立醫院收費改革將分階段推行,最新公布的調整將於二零二六年推行,其後每兩年按既有機制檢討收費水平。盧寵茂表示,今次並非跟隨通脹調整公營醫療收費,而是改革,原因是以往的收費制度不可持續,存在一定弱點,令公營醫療服務不能更精準資助;急症室收費不應與普通門診直接比較,市民亦不應將急症室當成普通科門診。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預料,急症室加費後,第四、五類非危急病人一定會減少,讓急症服務更有能力照顧必須的病人。高拔陞強調,急症室與私家醫生診治傷風咳是兩回事,政府醫院急症室是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全日二十四小時開放,應照顧嚴重事故如大型車禍的危重病人,不能與私家診所比較,而相同的危重病人如到私家醫院治療,確實收費將遠超公立醫院急症室。


公營醫療服務收費改革方案公布後,自然引起許多爭議,特別是急症室求診分類收費,危重緊急者免費、非緊急者收費加至四百元,求診病人的個人感覺與負責分流的護士對是否緊急的看法不同,必然會有許多爭拗。有人認為被界定為「貧」者免收費,將造成更多人申請綜援;有人認為檢查項目分項收費,增加普通市民負擔;有人認為公立醫院收費增加,必會刺激私家醫院提高收費,連分布各區街道的私家診所、家庭醫生也會隨之加價;也有人認為公營醫療收費改革的背後,是向私人執業醫生傾斜。


我老牛自從十幾年前確診患有高血壓後,一直在公立診所覆診及取藥,親自見證了公營診所由排隊掛號到電話預約、到後來每次覆診之後預約下次覆診期的改革過程,真是越來越方便和考慮周到,令老牛這個「長期病患者」免除了許多麻煩。我不時向在廣州的老同學「炫耀」香港的公營醫療制度,我說,每次覆診收費五十元,包了三個月的四種藥,如果這些藥丸逐粒購買,至少要花上千元,所以香港不會有內地老同學那種「不敢病」、「病不起」的情形。這便是香港醫療制度優勝之處,也是香港成為全球長壽之冠的重要原因。


我老牛也也享用過幾次公立醫院的急症室服務,特別是二零二二年十月確診心臟血管收窄之後,先後三次因為感到氣促胸悶而入急症室,收費一百八十元包了心電圖、照肺和驗血等三項基本檢查診斷項目,親身感受到急症室前線醫護人員的沉重壓力,也看到不時有血流披面的傷者、或者垂危長者由救護車送來搶救,醫護人員忙作一團,分身乏術、應接不暇;而不少並非緊急求診者仍願意在大堂等候四至八小時。所以老牛明白,政府這次來一個大改革,實在不得已而為之,因為這種令急症室前線醫護人員難以應付的狀況不能再繼續下去了。


老牛也明白,許多人白天要上班;打電話預約政府診所也極難打得入、打得通、預約得到;而市面上提供夜診服務的診所甚少,所以晚上到急症室求診。這便是官員稱市民「把急症室當作普通科門診」之說的由來。但其實近年公私營醫療機構,包括私人執業的家庭醫生,許多都加開夜診以方便白天上班的市民。但是收費差異仍然是市民選擇時考慮的重要因素。我在急症室等候見醫生時,聽到旁邊一位候診病人對朋友說︰「私家醫生每次收三百,私家醫院收四百,急症室收一百八十,仲做埋照肺、驗血幾樣檢查,咁抵,梗係來睇急症啦。」如今政府為了理順公營醫療的供需關係,不得不由收費改革着手。老牛作為多年來一直接受政府醫療服務的「長期病患者」,也理解政府的難處和苦衷;加上如今政府陷入財赤、恐怕幾年都難以實現收支平衡,沒有更多資源投放到公營醫療,病人也只好多付一點吧。(二零二五年三月二十九日)

Saturday, March 22, 2025

運河風波


運河風波
(隨感)

特朗普再次上台任美國總統之初,就揚言要收回巴拿馬運河、吞併加拿大、奪取格陵蘭。特朗普指責巴拿馬對通過運河的美國船隻收費過高,指責運河港口由中國人公司控制、不利美國國家安全利益,指責巴拿馬不念美國開鑿運河的舊恩;聲稱要維護美國船隻的航權、維護國家安全,要收回巴拿馬運河。雖然巴拿馬政府堅稱,並無外國經營者者控制運河,對所有通過運河的船隻收費一視同仁、並無多收美國船隻通航費;但懾於壓力,巴拿馬宣布不與北京的「一帶一路」續約。三月初,在馬拿馬運河經營兩個港口的香港某大上市集團公司,宣布出售全球幾十個港口包括巴拿馬運河兩個港口的股權給美資牽頭的財團,引起各界關注,更引起來媒體和「網民」一片指責、謾罵和警告之聲;特區政府和北京部委也要調查是否合規。


香港巨富李大財主旗下的經營港口航運業務的集團公司,三月四日宣布,以二百二十八億美元向美國投資財團,出售該公司在全球二十三個國家的四十三個港口,包括巴拿馬運河兩端的港口。該港口經營集團聲稱是純商業決定,與國際政治無關。有財經分析員認為,李大財主是生意人,對政治也特別敏感,他深諳政治影響經濟,他知道巴拿馬運河對美軍的重要性,也知道特朗普要對抗中共,他不願意成為地緣政治的磨心、也知道與特朗普對着幹沒有好處,所以才一次性大手筆將旗下港口業務出售。據分析,這家港口經營集團透過這次出售全球多國港口業務,獲得一百九十億美元的現金流,可謂獲利豐厚。



香港某百年老牌「大」報近日發表評論,狠批李大財主出售巴拿馬港口是「沒腰骨的跪低」、「背叛和出賣中國人」;三月十四日,李大財主旗下上市公司的股價出現大幅下跌;三月十五日,該報又發表評論文章,稱「偉大企業家都是錚錚愛國者」,警告李大財主旗下公司,「若選擇與美國政客共舞、倒行逆施,最終將背上歷史罵名」云云。北京主管港澳事務的部門先後轉載該報的兩篇論文章,顯然認同該報的評論並要擴大影響。有外媒透露,這家港口集團公司計劃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之舉,令北京高層甚為不滿,據傳本來北京打算以巴拿馬運河港口作為與特朗普討價還價的籌碼,但該集團宣布出售計劃之前北京毫不知情,被殺個措手不及。北京某官報前總編輯、曾經來港現場見證「一九黑暴」的胡先生也撰文,狠批這家港資公司的決策不考慮國家利益。


特朗普再次上台後立即對巴拿馬運河發難。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一月下旬在例行記者會上,回答美國記者關於「特朗普警告稱中方可能會控制運河,他將收回該運河,中方對此有何評論」的提問時表示︰「我們認同巴拿馬總統穆利諾所說,巴拿馬的主權和獨立不容商討,運河不受任何大國直接或間接控制。」毛寧強調︰「中方沒有參與運河的管理運營,從不插手運河事務,一貫尊重巴拿馬對運河的主權,承認運河為永久中立的國際通行水道。」


顯然,北京外交部的答案,是盡量低調、淡化政治色彩,表明「中方不參與運河管理運營、從不插手運河事務」,就是回應美方對中方操控港資公司謀取利益的質疑,也清楚表明「中國人的公司不是由中國政府控制」的意思。李大財主旗下公司一次過出售四十三個港口,其中包括兩國巴拿馬運河港口,就是要淡化外界的政治猜測,突顯「純屬商業決定」的意味。但是,香港百年老牌「大」報的評論,卻從「國家民族大義」的角度批評李大財主,指責李大財主「背叛和出賣中國人」,這種說法正正是坐實了老美對「中國政府操控香港中國人公司」、「香港中國人公司為中國政府做事」的猜測,等於將把柄交到老美手上。這種極左思維的評論,不僅破壞了中方的外交努力,也無助於改善中國的經濟狀況。動輒以「國家民族大義」來要求生意人、以「背叛和出賣中國人」來指責華商,也令其他愛國商人顧慮重重、甚至無所適從。


近日,連特區政府官員以及前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劉教授,也公開對李大財主旗下公司賣出巴拿馬運河港口的大交易「表示關切」,促請有關公司「三思」。他們似乎都不理解北京外交部刻意淡化中方對巴拿馬運河的影響、刻意避免過度政治化的意圖。人們知道,北京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二年,只宣揚「分享中國改革開放的機遇和紅利」,只提「共同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共享發展成果」,而從來沒有提及「一帶一路倡議」是用以突破美國的圍堵、拉攏各國抗衡美國霸權。如今劉教授公開宣稱出售巴拿馬運河以及各地港口之舉「影響中方一帶一路的布局」,正正是向老美證實北京要控制運河、拉攏各國與老美抗衡,這樣的「批鬥」恐怕反而是幫了老美,而陷北京於不義。



八十年代以來,李大財主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做了許多貢獻。李大財主在家鄉潮州捐建了醫院、學校、成條街的住宅和商鋪;李大財主旗下的「基金會」在中國內地和香港做許多慈善事業,最近更捐了兩部最新的治療癌症儀器給香港兩家醫院,可見李大財主是愛國、愛港、愛鄉的商人。老牛相信李大財主旗下經營港口業務的集團出售港口業務,純屬商業決定。李大財主多年前已經說過,知道自己「樹大招風」,所以在股東大會和公司公布業績記者會上甚少開腔,以免外界太多猜測和過度解讀。這次出售港口的大動作,儘管不作解釋,也招來一片罵聲,看來正是「樹大招風」的效應。(二零二五年三月二十二日)

 

Saturday, March 15, 2025

心理醫生


心理醫生
(隨感)

十二年前,牛太因患癌症醫治無效去世。老牛在醫院等候辦理死亡證等手續時,無意中看到辦公室有一份「歡迎取閱」的小冊子,是一本提示死者親友如何面對失去親人之痛的心理輔導資料。這個小冊子是由醫院的專業人士和多家大學的心理輔導專家撰寫,而不是宗教人士撰寫,完全是心理調節常識而沒有宗教意味。小冊子裏面談了許多具體的應對和處理方法,我從中得到許多啟示,嘗試按小冊子的指引去處理牛太的遺物,以及用小冊子提議的方法例如寫下自己的感受等,讓自己逐步走出失去親人的陰影,重新振作、重過正常生活。這個小冊子的內容我影了下來,傳給幾個有類似情況的朋友;也曾將小冊子的內容灌輸給喪夫後自我封閉半年的老同學,並加了一些安慰和鼓勵說話。這些內容確實對有同樣遭遇的同齡人、同學、農友有幫助。


送牛太走完生命的最後一程,我冷靜處理完牛太的後事和遺物,就重新建立一個人的生活規律,繼續每天做運動、寫博客、畫時事漫畫,清理家中雜物、打掃衛生,重新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在公園跟住我打太極多年的「拳友」約我飲茶、牛太的舊同事約我飲茶、老同學老校友約飲茶,我都會出席。我對他們說︰「牛太去世後,我也曾一度感到天塌下來、生無可戀,對身邊事物和活動都失去興趣。但讀了醫院的心理輔導小冊子之後,學識自我開解、調節自己,並按小冊子推介的方法去做,逐步放下心裏的悲痛;你們約我飲茶傾計,多多開導,讓我走出了失去親人的陰影,所以,你們都是我的心理醫生。」


十幾年前,學生時代已經認識的校友、下鄉時同一個農場的農友廉姐喪夫,情緒低落。廉姐先夫亨哥是領袖型學長,老牛一向對他十分敬重,因而視廉姐為嫂。二零一二年夏天,廉姐來港探望患癌的牛太,茶敘時向牛太談及喪夫後頓失所依極度徬徨,又因家事與妹瓔姐鬧翻。言談中牛太感覺到她嚴重抑鬱,甚為擔心。牛太對廉姐說︰「到了這個年紀,父母都離世了,如今在世上就只有兩姐妹是最親的人,有什麼不愉快事都放開吧,過去了就過去了,不要再計較誰對誰錯,兩姐妹牽手走餘下的路就好。」茶敘之後,太牛打電話給好友,請他們多多開導廉姐,幫她走出喪夫陰影、期望她與妹重歸於好。


牛太與廉姐相識多年,份屬「好姊妹」。牛太去世後,老牛明白牛太的遺願之一是幫助廉姐擺脫抑鬱、與妹修好,於是充當心理醫生的角色,多次趁廉姐來港探望大伯時約她飲茶,聽她「吐苦水」(廉姐自己也說,很開心有人肯聽她「倒垃圾」),順便給她講解如何面對困難,以及向同樣面對喪偶之痛的好友學習,解開心結、重新振作。我給廉姐講一大堆諸如「人死不能復生」、「溺於悲痛於事無補」、「別人幫不到,要靠自己走出陰影」之類的說話,以及我自己如何從醫院的小冊子得到啟發的個人經驗,給廉姐講解。


廉姐說︰「你是男人,較易走出喪偶陰影。」我說︰「同齡人之中已有幾個農友、校友離世,阿保、阿賢也是女人,也同你一樣喪夫,但她們都寄情學詩學畫或者帶孫做家務,努力重新振作、走出了喪偶陰影;你也一樣可以做得到。」廉姐說︰「她們叻,我唔叻;人家做得到,我做不到。」廉姐掛在嘴邊的話是「想快點死」,總是打聽何處可以合法「安樂死」。我說︰「歐洲某國允許合法『安樂死』,但費用昂貴,你想死也付不起錢。你就死了這條心吧。」


她覺得自己好「冇用」、「成個廢人一樣」。她說︰「亨哥在世時,一切事都倚賴他,自己完全是『扯衫尾』(意指跟在後面走)」。我說︰「你幸運,跟住一個領袖型人物,有得『扯衫尾』,自己完全不用操心,做了幾十年少奶奶。牛太跟住我捱一世,沒有機會『扯衫尾』、沒有享過福。你如今有房子、有錢、有股票、有女兒安排生活,不愁食穿用,不愁娛樂,日子過得愉快,為什麼老是想着死?」她說覺得活着沒有意思,早早去陪亨哥就完滿了。我說︰「你的亨哥泉下有知,也想你好好生活,不想見到你消沉、成天愁雲慘霧。為了讓亨亨哥走得放心,你也應該愉快過好每一天,讓亨哥知道你有獨立能力。每個人都只有一次生命,有今生無來世,為什麼不好好珍惜?你身邊的農友、同學、校友都關心你,不想你消沉下去,你自己也要振作。譬如你掉到水裏,旁人伸出援手想救你,你自己也要掙扎;如果你自己放軟手腳、那就誰也救不了。」


十二年前牛太離世前幾個月那次與廉姐飲茶時,聽得出廉姐嚴重抑鬱;我約廉姐飲茶聽她吐苦水,也覺得牛太的觀察是對的,曾提議帶她去見專業人士,請心理治療師幫助解開心中鬱結,誰知話未說完,就被廉姐臭罵一頓,只好作罷。我知道她有許多煩惱壓在心中,旁人無法完全明白,所以我只能盡量找一些大家都明白的話,以及拿身邊的有同類狀況的同學、農友和我自己,如何每日安排活動、重新振作、走出陰影的現實例子來開解她。除了幾次飲茶聽她「吐苦水」,我還寫了幾封長信,試圖逐一解開她的心中的難題。


農友之中有幾個老姐妹與廉姐談得來,特別是自己也是寡婦的賢姐,常常帶好友一起去陪廉姐飲茶、陪她去作短途旅行。賢姐送先夫走完生命最後一程之後,參加老人大學的書法班、詩詞班、電腦班,充實自己,努力不讓自己停留在陰影中,所以賢姐就是一個示範和榜樣。廉姐的親妹瓔姐不計較多年前因為家事被親姐誤會而鬧翻的舊事,主動去廉姐家陪她、約她去飲茶。隨着時間推移,過了六七年,廉姐終於慢慢解開心結、重現笑容,與瓔姐親姐妹也重歸於好。我覺得,廉姐身邊的好友,個個都是心理醫生。


另一位農友勳姐也是寡婦,當高校教師的丈夫去世幾年,她也是在好姐妹的陪伴下慢慢走出喪偶陰影的。勳姐先夫與廉姐先夫都是農場機關幹部,她們在農場時已是好友。談到廉姐的心路歷程,勳姐說︰「再恩愛的夫妻,都會有其中一方先走一步的一日;不論男人女人,誰都會失去伴侶的經歷,誰都會經歷調整心理、走出陰影的階段;不管是否『堅強』或者『灑脫』,都會有一段或長或短的痛苦期。旁人的幫助當然很重要,但最後、最重要的還是靠自己領悟、自己調節、自己看開、自己安排生活、自己走出新路,這就是『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的最佳註腳。」我完全同意勳姐的看法。看到廉姐的變化,我覺得已經達成了牛太的遺願,算是功德完滿了。(二零二五年三月十五日)

Saturday, March 08, 2025

不歡而散


不歡而散
(亂彈琴)

二月二十八日美國華盛頓時間上午,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到訪白宮,與美國總統特朗普(一譯「川普」)會談。本來預先設定的主要議題是特朗普與澤連斯基簽署關於美國開採烏克蘭礦產、烏克蘭以此換取美國的軍事援助的協議。但談到俄烏戰事現況、如何停火、俄羅斯領導人普京(一譯「普亭」或「普欽」)是否可信時,兩國領導人爆發激烈語言衝突。美國副總統萬斯指澤連斯基不尊重白宮、對特朗普的外交努力不懂感恩;特朗普直指澤連斯基處境不利,手上已經沒有「牌」,還要拿幾百萬人民的生命、冒着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風險作賭注;澤連斯基指美國領導人不明白烏克蘭人國家被侵略的感受,他否認不想和平,只想得到公平正義的和平和國家安全保障。會談不歡而散,澤連斯基午飯也沒有吃就匆匆離開,特朗普期望簽署的烏克蘭礦產協議自然也就泡湯。



當時多個國際傳媒機構記者在場,攝影機、攝錄機、收音麥克風全都在運作中,這五十分鐘的言語交鋒成了現場直播電視節目,全世界都在第一時間看到爭吵一幕。澤連斯基離開華盛頓立即飛往倫敦,尋求英國支持,得到期望中的正面反應,倫敦表示給予坦克等武器支持。但在白宮爭吵這震撼性一幕,引起世界各國不同反應和解讀。俄羅斯當然認為這是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政治上和外交上的失敗,證明他是拖延戰事、不想和平的人。歐洲幾個大國均表明繼續以金錢和武器支持烏克蘭,但擔心拜登任內一向主力給予軍援的美國,如果特朗普宣布停止對烏軍援,則烏克蘭處於劣勢;但北約不願意直接參與戰事以避免與俄羅斯正面衝突。看來,這個突然出現的白宮吵架事件,對如何結束俄烏衝突至關重要,美國總統特朗普如何走下一步棋值得關注。


特朗普剛開始的第二個任期,主調是推翻拜登任內的一切,以證明四年前他是被舞弊而落選的、證明他才是真正的世界領袖、證明只有他才有能力解決世界的所有問題。不過上任一個多月來的事實證明,特朗普實在是自視過高,事情並非他想像的那麼簡單,決不是他出一句聲就辦妥。去年大選工程如火如荼之際,特朗普曾誇下海口說︰「如果我當選,二十四小時之內可以結束俄烏戰事」;當選之後,改口說是「幾個星期之內可以解決」;如今他與俄國商談取得共識之後才約見澤連斯基,主要目的是要求烏克蘭以礦產資源來償還美國的軍事援助資金。但意想不到的是會談出現變數,礦產協議也沒有簽成。



特朗普以商人「唯利是圖」的心態從政,每項政策或總統行政命令,背後都是一個字「錢」。剛上台的頭幾日,就聲稱要「收回」巴拿馬運河、取得格陵蘭島及脅逼加拿大成為美國第五十一個州;隨後向鄰國墨西哥和加拿大入口商品徵收重稅,又對中國貨品加稅。另一手是向聯邦僱員開刀,實施大裁員,包括以補八個月糧的「肥雞餐」引誘聯邦僱員離職。特朗普的「頭馬」、並非政府官員但主管「政府效率部」的富商馬斯克,在出席特朗普內閣首次會議時直言︰若不立即採取緊急及大規模的裁員行動,聯邦政府將要破產。所以美國不願再在烏克蘭花錢,立即停止軍援,就是意料中事。



澤連斯基會晤英相施紀賢之後,已經「脫歐」的英國這次與歐洲多國聯手,搞了一個安全首腦會議,連不是歐洲國家的加拿大也參加,以示西方國家團結一致,支持烏克蘭對抗俄國入侵。這些西方國家不理會俄國的安全關切、不理會北約食言在先、不斷東擴、令俄國安全受到威脅,不理會俄國為何要以特別軍事行動對付烏克蘭,總之認定︰俄國入侵烏克蘭就是侵略者。於是這次安全峰會的「共識」是俄烏戰事未停火之時繼續支持烏克蘭戰鬥;停火之後合力支持烏克蘭重建。但這些「共識」對如何達致停火和平並沒有「共識」,顯然是把這個「空白」留給美國這個「大佬」來填補。即是說,既然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有能力、有辦法在短期之內實現和平,就由特朗普來解決這個難題、爭立頭功吧。至於如何讓俄烏戰事短期內停火,其實最終還是要看美國與俄國、美國與烏克蘭之間如何作交易。(二零二五年三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