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September 28, 2024

功勳相機


功勳相機
(憶舊)

一九六八年十一月,三十多名廣州知青來到海南中部的母瑞山農場,分配在合山隊,很快便投入艱辛而繁重的體力勞動。不過,「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猶」,年輕人仍然有用不完的精力,工餘時間總想找點活動。看到從未見過的深山密林、青山綠水、白雲藍天、朝陽晚霞、層層梯田,總有一點「指點江山」的衝動,很想把眼前看到的景色拍下照片,然後寄回家去給家人看看,讓家人放心。大江看透了大伙的心思,悄悄對好友和尚說︰「臨離家前,我偷了父親的相機,如今帶來了,正好派上用場。」


這是一部德國蔡司一二零相機,風琴摺疊式單鏡頭,可以拍六厘米乘六厘米的正方形,也可以把菲林盒的活門關上、拍成六厘米乘四厘米的長方形。那年頭相機可真是貴重物品、高級玩意,不但極少人擁有,許多人甚至見都沒見過,更不懂怎麼擺弄。大江是如今的相機主人,當然由他來操作。星期天休息,一大群知青便跟著大江鑽進橡膠園林段和防風林去,擺個「戰天鬥地」、「指點江山」的姿勢,或者擺個那時舞台上常見的「群像造型」,拍照留念。


一九六九年春,生產隊重新編班,一部分知青安排在農副班,多數知青安排在割膠班,開始學習割膠。一天上午九點多,割膠工人陸陸續續膠歸來,向著公路邊的膠水房方向集中。大江把相機掛在脖子上,站在公路邊的「合山大門」(寫著宣傳語句的柱子)旁,看到幾個女知青正挑著膠桶走向膠水房,便「抓拍」了走動著的「收膠歸來」;看到一大堆人正在膠水房下面的小溪(河溝)洗膠桶,叫了聲「趕快過來,拍個合照。」十幾個正在膠水房和小溪邊洗鋁桶的割膠工,以及在附近打石頭的農副班知青聽到叫聲,趕忙跑到「合山大門」前面,拍了個朝氣蓬勃的「小合照」。


那一年合山隊(六連)有基建任務,外包工在公路邊的稻田築起磚窯,在旁邊挖土打磚瓦,磚窯堆得像小山高。星期天休息日,一班知青走到磚窯去看熱鬧、爬到磚窯頂上去好奇的觀看。大江又拿起他的相機,拍下在磚窯頂「高高在上」的照片。流向膠水房的小溪,經過連隊瓦房外圍的一段,溪邊有幾棵四人合抱的百年大榕樹,巨大的枝椏和氣根組成的樹幹縱橫交錯,手腳靈活的年輕人喜歡爬到樹上去玩,大江又拍下了這「童心未泯」的鏡頭。


其他分場、連隊的同批知青,知道合山人有一部相機,都羨慕得垂涎三尺,老是想借大江的相機回去拍照留念。大江說︰「相機是貴重物品,不是人人都會用,萬一弄壞了就誰也拍不了,所以決不外借。借機不行,借人可以。意思就是,誰想拍照,我去跟他們拍。」於是,大江和幾個合山知青便在星期天,步行到寶峰分場,為寶峰幾個隊的知青拍下珍貴的鏡頭。正因為大江充當攝影師,所以許多合照相片都不見大江的身影和面容。


四十多年過去了,每一次知青聚會,每一次重溫老照片,負責整理圖片的沛強就說︰「幸虧大江有一部相機,我們才有機會留下這些珍貴的記錄,大江應記一功,大江的相機是功勳相機。」二零一六年,合山知青在從化聚會,沛強又對大江說了這番話,大江才道出這部蔡司相機的故事。原來,這部德國相機是大江的父親四十年代末從香港帶回來的。大江的父親是廣州某大香煙製造廠的技術人員,文革前夕是該廠負責人,文革中自然被整得天昏地暗,關在「牛棚」不能回家。大江那時只是初中二年級,無人照顧也無人看管,在「上山下鄉」大潮中,跟隨幾個要好的同學一起報名去海南,離家前偷偷把父親心愛的相機帶走了。這個「叛逆行動」固然把父親氣得半死,卻為記錄知青生涯立了大功。


這部相機不但記錄了大江父親被整的不堪回首的往事,也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歷史時刻,讓我們可以重溫過去的風華正茂的青春歲月。幾十年後,大江的父親獲得平反、補回被扣的工資、安排了宿舍,生活改善了。到如今,大江自己也退休了,他的那部古董相機仍躺在家中的櫃子裏,同它的主人一樣,過著優哉悠哉的退休生活。這部相機拍下的黑白照片,仍在繼續訴說著五十多年前的遙遠故事,牽動著每個合山知青的心。(二零二四年九月二十八日)

 

10 comments:

Philip Mok said...

人類影得最多既相應該就係大合照,最有紀念價值 :P

cowboy said...

謝謝島耕作菲臘兄。說得有理。特別是五十年前相機不普及的年代,拍一張照片不容易,所以有大型活動、或者開大會、學生畢業,拍大合照,人人有份,有得留念,就皆大歡喜。

peace said...

我也是在那個年代擁有一部相機而開始玩攝影的,當時大概是初中吧,是我大哥辛勤工作買給我的,雖然我部機只是一部不知名的日本製135相機,質素遠比不上蔡司鏡的120相機,但那個年代攝影並不流行,擁有相機的人不多,因此我便成為紀錄同學們生活的"攝影師",畢業後同學們要找舊相都會找我,每每重看這些舊相都無限唏噓。

cowboy said...

謝謝和平兄。和平兄在那個年代、初中生時期已經擁有一部相機,真可算是「元老級」了,為同學們充當御用攝影師是順理成章的事;如此一來,在同學中也很有「面子」。

森源 said...

黑白相機年代,也不是個個人都可以擁有一部相機,如有都非常珍貴!!
我們小時也是用菲林相機拍照,沖酒相片時也要底片,其實回想起來菲林相機的底片很寶貴,萬一走光或失掉,那些相片也沒法沖印了~~

到森伯伯開始渣機影相或擁有屬於自己相機的時候,已經是數碼相機年代了......霎下眼時間過得真快!!!

cowboy said...

謝謝森伯伯。此文就是受貴博友留言說到「珍貴物品還有相片」一語啟發才寫的。這些年輕時代的黑白照片,留住青春歲月的痕跡,留住那段艱辛日子的記憶。使用菲林的年代,每一幅都很認真和小心,不敢浪費;如今「數碼化」,想按就按,唔使考慮。

Stella Luk said...

很珍貴的照片和回顧,那些年用相機拍照真不容易,科技進步,現在人人都是攝影師了!

cowboy said...

謝謝娜姐鼓勵。五十幾年前,一起下鄉的農友大江偷了父親的相機,這才有了我們一班知青的青春身影。如今都到了暮年,翻看這些老照片,便回憶起那段艱難但充滿笑聲的日子。

小月 said...

當年的知青朝氣勃勃,大伙兒笑容满面,聯羣结隊一起活動。 我父母既朋友到现在仍能组團去旅行。那么密切的关系,實在難能可贵

cowboy said...

謝謝小月。說得對。知青一代人在艱苦環境中共同生活奮鬥,關係密切;那年月年輕,個個朝氣蓬勃,回城後一直有聯絡。直到幾十年後的今天,還不時相約旅行或者茶敘,感情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