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節流(亂彈琴)
二月二十六日星期三,財爺在立法會宣讀本屆政府第三份財政預算案。雖然最後核算本年度財赤八百多億,少於之前估算的一千億,但也是一個不少的數目;加上連續幾年都是大額赤字,社會輿論自然質疑特區政府沒有按基本法所指明的「量入為出」原則辦事;更質疑財爺是否有能力擔當這個責任重大的理財角色;亦有人擔心若政府再有幾年赤字,現有的財政儲備將會「乾塘」,難道將來要發債度日?不過我老牛從不懷疑波叔的能力和理財思路,只是慨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幾年疫情花了許多錢,疫後復常情況未如理想,加上外圍「地緣政治」等因素,本地經濟重振乏力,任你有通天能力也難有作為。
誰都會說解決經濟困難無非是開源和節流。開源方面,財爺明確表示,政府不能像以往那樣過於倚賴賣地收入、靠地價來作為主要收入來源,政府應該開拓更多恆常性的可靠收入來源,例如增加利得稅、薪俸稅等稅收。所以財爺請馬會研究放寬賭波的可行性,以增加馬會作為合法博彩機構的稅收來源。政府也建議增收機場離境稅七成,實際數額是由一百二十元增加至二百元,區區幾十元,實在是微不足道。有人建議可以開徵陸路離境稅,以增加市民「留港消費」的誘因;不過財爺認為,每日各陸路口岸兩地人員往來頻繁,有許多是公幹和跨境上學,還是以對市民影響最小的加稅做法較為合理和穩妥。
至於節流,任何時候都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往年政府「派糖」時當然皆大歡喜,一旦沒有糖派,或者某些福利「縮水」,立即民怨沸騰。財爺宣布政府官員、公務員以及各級議員都「凍薪」,以示帶頭與市民共渡時艱,並考慮「減員」、減少薪酬支出,及利用利技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呼籲各個員工薪酬與公務員看齊的機構,自行決定是否仿傚政府凍薪。但立即有某自我標榜為「民主派」的議員指責︰有關民生的津貼減,但公務員、官員和議員的薪酬只凍不減,很難讓市民認同政府是與市民共同承擔;他認為高級公務員應該減薪五點五個百分點,這是過去兩年他們加薪的幅度。老牛認為,這位議員如果真有勇氣及真為市民發聲,應該宣布自己帶頭減薪一半,至任期結束,做一個好榜樣,這就更有說服力和號召力。
財爺早就預告政府各部門都要制訂節流方案,特別是教育、社福等界別都要設法節省資源。但有高校領導人就表明不會裁減教師削減人手;政府撤銷二零一九年起給學生的不設家庭財政審查的每人二千五百元津貼,也引起學生家長、教師和議員不滿,認為財政預算案公布之前沒有諮詢、對學童個人發展不利。但教育局解釋,設立這個津貼之時,政府考慮當時的社會狀況、實際需要以及政府的財政負擔可以應付,但今天政府面對嚴重財赤,無何避免要削減一些津貼和資助。有議員認為,政府為減少「殺校」、保住教師職位的教育經費應該適量削減,而不要取消給予學生的資助云云。
被老牛稱為「兩蚊德政」的長者兩元乘車優惠,在財赤之下也要作適當調整,當然也引起爭議。政府建議車費十元以下的仍是兩元優惠,十元以上的改為「兩成」優惠,而且每月使用次數限制在二百四十次。我老牛早就認為,「兩蚊德政」推出時,購買長者八達通不看身分證,這是造成後來被濫用的最早根源;將享受兩蚊優惠的年齡下調至六十,基數大增,這正是造成政府不勝負荷的原因。政府後來逐步推行實名登記「樂悠卡」,其實就是要堵塞濫用長者優惠的漏洞。如今若要取消這項德政,當然民意反彈,所以只好稍作調整,作為節流措施的一部分,以期節省部分開支。我老牛從來不會「長途短搭」,也不去享受超過十元的船費優惠,所以不受新制影響。且看政府今年的「開源節流」措施能否為減少財赤、推動經濟發展發揮作用吧。(二零二五年三月一日)
20 comments:
這幾年赤字8千多億 早該想法改善
批評容易,實行艱難。議員要搏出位,當然係又嗡唔係又嗡,叫他做的話就無能為力。現在的財政困難是世界性的,不獨香港,我認為財爺已經盡了最大能力,作為長者,我都要受到影響,但作為香港的一份子,我願意出一分綿力。
我是長者,也受到影響。但身為港人,也自知應共渡時艱。
那些鼓吹為港人爭取利益,要攞到盡的人,真是居心叵測。
以今次預算案力度,唔係好睇到滅赤既可能.
有些人,就只懂為自己爭取最大的利益,要他們共渡時艱,就一切免問,真是要不得!二元乘車優惠降至六十歲的政策,根本就是錯!我也是長者,今次亦受到影響,但我願意接受今次的改革。
謝謝無名氏留下雅評。連年赤字,政府不是不想辦法,而是香港這個受外圍影響的自由經濟體很難獨善其身,經濟復甦未如理想,稅收就難以達標,僅此一項就很難做到「開源」了。
謝謝和平兄。老牛早就晉身長者,不過「兩蚊兩成」對我影響有限,因為我唔使返工,即使搭車也不會去到每月二百幾十次咁多。平時為鍛鍊體能,多「戶外步行」,甚少乘車。
謝謝秋姨。如今有些社工懷着空想社會主義的理念,鼓勵百姓爭取權益,但要承擔某些犧牲支持政府改善財政時,就耍手拧頭。這些人是沒有社會責任心的人。
島兄的觀察有理。因為「節流」只能慳一點點錢,重點是要「開源」才可以滅赤,但如今的內外形勢,實在很難開源。
謝謝阿嬋到這個博來留言。你說得對,我都認同本來不應該將享受兩蚊乘車優惠年齡降到六十,因為基數大增,政府的負擔也大增。但如今收回就已經不可能,唯有稍作調整,慳返些少。
我諗面對財赤真的要諗諗計,正如你講要開源節流,增加政府收入的來源...
反而眾人討論的長者乘車優惠,我有以下見解,現代人長壽了,發覺60-64歲的人群還很後生,其實真的可以推遲到65才有此優惠也合理~~~
看過在此留言的大家,感覺很感動...見提到是香港一份子,願意出一分綿力...身為港人,也應共渡時艱~~這才是真正愛香港,為香港!!!
總比起成日口口聲聲話點愛香港,點愛香港的人,佢哋一早走晒其他地方移居~~~
謝謝森伯伯。政府和市民都為減赤想辦法,在開源方面,賣地很難,只能調整各項收費,例如隧道費、泊車費、租場費等。至於兩蚊乘車優惠,本來就不應將適用人群下降至六十。
森伯伯說得對。在牛博瀏覽及留言者都是真正的愛港之人,個個都是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香港出一分力。那些只識叫口號的人並非真心愛香港。
我也從來不會「長途短搭」,也不介意調整兩蚊乘車。
謝謝娜姐陸姑娘留下雅評。所以我老牛說,在此博留言者都是愛港之人,都願意為減輕政府負擔、減少財赤出一分力。
我是長者(奔柒之年),係長者乘車優惠的利益方,對於長者$2乘車優惠,也分享一點愚見。長者兩元乘車優惠,原意是好的,但將優惠年齡下降至60歲,明顯是錯的。香港已進入高齡化社會,年滿60歲以上的現在佔比約1/5(20%),到2046時將達人口的4成。試問,這樣的長者交通優惠,政府能承擔及持續下去嗎?既然是錯誤的,便該撥亂反正,作出合理修改。乘車優惠的年齡應修訂回65歲以上,將不會是劃一的每程$2,而該是按車程長短2或3折計算,且每月有次數限制。現修訂的長者乘車優惠,根本不能解決補貼虧損的問題。
謝謝過客兄。過客兄無意中也透露了大約年齡,原來還很年輕!你說得對,老牛都認為將受惠年齡降至六十是不適當的,許多這個年紀的人仍在工作,使用頻率極高,所以政府難以負擔。不過,如今政府官員已表態,稱無意取消已給予的優惠,所以這項「德政」的微調,對改善政府財赤難有幫助。
對於牛兄,我仍「年輕」,是後輩。但照政府標準,我屬於「長者」,可以享用長者$2乘車優惠,也可申請長者生活津貼(如符合資產審查)。開源不易,只能節流,可省則省,但政府卻沒有「迷途知返」的勇氣,不敢撥亂反正,長此下去,財困愈深,未來的財政負擔只會愈來愈重。堪虞也。
謝謝過客兄再訪。是的。這個「年輕」也是相對的,比起老牛是年輕,對於社會整體而言,過客兄已是「奔七」的長者了。如今政府開源不易,但節流能省的也極有限,真是當家方知柴米貴。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