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14, 2023

創作生涯



創作生涯
(隨感)

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許多報章都有漫畫版,例如明報有《荒謬》版,東方日報有《東方新地》、《青春派》,文匯報有《漫畫城》,大公報有《大公周末》,快報、成報、星島、華僑、天天等各報也都曾經有版面刊出漫畫。這些漫畫版通常是每周一期,「園地公開,歡迎投稿」,吸引許多漫畫愛好者投稿,那年代的漫畫創作非常蓬勃。據老牛記憶,堅持最久的也許要算文匯報的《漫畫城》。




一九八八年三月,我畫了幾幅關於香港社會生活的漫畫,寄到文匯報《漫畫城》。一個星期後的一天晚上,接到《漫畫城》主編洪流先生的電話,說︰「漫畫稿收到,繪畫功底好,畫得不錯;但在選題、構思、構圖、造型、技巧以及漫畫特有的表現手法方面,還要多下點功夫。譬如要有趣、要留有思考空間、要讓人會心微笑或有所領悟,而不要太直白、太多對白;要善於借用典故和流行文化。這次選用一幅,希望繼續努力、發掘更多題材、創作更多更好的作品。」主編洪流先生的電話,給了我極大的鼓勵。一九八八年四月,《漫畫城》第一次刊出了我的漫畫,開啟了我二十多年創作漫畫的生涯。





《漫畫城》每個星期刊出一期,一個彩色整版,每次大約有十三、四幅不同作者的作品,比較多見的作者有馬龍、驚雷、龍虱、飯尾太郎、強少、不死了、香山阿黃、三少、一木、小丁、陳齡、一仔、胡八道、鍾倫德、丁浪、柯朝泉、阿賓、三龍等,除了一些老練的漫畫作者佳作外,該版也不時發表看得出手法稚嫩的年輕作者甚至是中學生的作品,給漫畫愛好者們發表作品的機會,從中可以感受到編者獎掖後學、提攜新人、鼓勵創作的用心。




香港報章除了設漫畫版刊出自由投稿的作品外,許多報章都設有漫畫專欄,知名漫畫家楚子、尊子、王司馬、阿五、董培新、陳子多、區晴、李惠珍、阿蟲、馬龍、胡八道等,分別在華僑、明報、東方、信報、成報、天天、快報、星島等大報,經營社會幽默、時事或者故事連載漫畫專欄。一九八九年十月,香港藝術中心策劃一個「笑論人間.香港專欄漫畫展」,洪流推薦我提交作品參展。藉這次參展機會,我見到洪流先生,認識了常常在《漫畫城》發表作品的漫畫作者。其中比較投緣的十位漫畫作者,各有不同職業,有教師、文員、秘書、編輯、平面設計師、電腦操作員、業務經理、自由職業者,共同的愛好是創作漫畫,認識之後不時相約飲茶聚會交流、參與慈善活動及搞小型漫畫展。






我視洪流為恩師,他給了我發表作品的機會,也給了我許多指導和提點。我只是按報紙地址投稿的普通作者(用媒體行話說是「飛來蜢」);主編洪流只看畫作的品質水平,不問作者來歷,不理是否熟人,這便是「公開、公平、公正」的典範。二十多年來,我在香港各報刊、雜誌和書籍總共發表了五千三百多幅漫畫和插圖,這便是香港的創作自由。我可以憑良心畫自己的畫、表達自己的見解,沒有遭遇像廣東漫畫前輩廖冰兄由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那樣的命運。可惜由於社會變化、經濟轉型,傳統報紙等平面媒體生存困難,各報的漫畫版相繼結束。我最早投稿的文匯報《漫畫城》算是最長壽,一直堅持到一九九六年十一月,終於為節省成本而宣告落幕,告別讀者。(二零二三年七月十五日;本文插圖多是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發表在文匯報「漫畫城」的舊作)

10 comments:

peace said...

在職年代,我每日都買一份報紙提旱一個小時回公司看,到9時便收起報紙開工。除了每日重大新聞之外,社評和漫畫是我必看的,我喜歡看漫畫是因為不必用很多時間詳細閱讀便可領略圖中含意,很多時候都會發出內心微笑。

cowboy said...

謝謝和平兄,此文剛貼出便看到雅評。謝謝和平兄鼓勵。當年老牛為老牌大報畫時事漫畫,對我自己是一個極大的訓練和考驗,不同議題、不同觀點、不同側重點,要有觀點取向,要有褒貶,又要不雷同、不重覆,實在是要投入許多思考和嘗試。當年投稿漫畫版的,則多是生活幽默和社會生活,許多時候較為輕鬆活潑。

peace said...

有點好奇,1988年洪流先生第一次選中的漫畫是哪一幅呢?

cowboy said...

謝謝和平兄關心。一九八八年「首發」的作品當然是十分稚嫩,題為「腰纏萬貫」,畫面是一個港男在巴士站等車,腰上有「獲文」、「Call機」、「BB機」,還有鎖匙串、腰袋……。發表後剪報存,後來並掃描留在電腦檔案裏,下次貼出來,見笑。

小月 said...

到今時今日,這些漫画變成經典, AI 亦不能取替。 難得仍能看到牛兄的創意漫画,增添瀏覽部落格的樂趣

cowboy said...

謝謝小月博友鼓勵。我老牛也耽心終有一日被人工智能取代,更耽心人類被人工智能打敗,所以「手作仔」功夫還是要保存好。小月博友的旅遊經歷令人羨慕,老牛雖未能如小月般去各地遊覽,讀貴博如親歷其境,似是用眼睛遊覽。

秋葉 said...

黃牛兄畫的漫畫可說是爐火純青了。牛兄以前發表的漫畫用字不多。退休後,近年自由發揮,在畫上有碗話碗,有碟話碟。
自小看見母親每天都會買一份報章回家看,自從我上學識字之後,也會打開報章瀏覽一番。
後來看見有漫畫版,首先打開欣賞的就是漫畫了。
當年看過的報紙有:成報、華僑、星島、工商晚報、明報、商報。快報、天天、先驅報、星報、東方日報等。
後來母親也買娛樂報章和雜誌回家,看到80多歲。

森源 said...

謝謝牛兄把當年的漫畫插圖登出網誌讓我們欣賞,這些畫作十分有當個年代的代表性,好自然令人想起報章...
現在什麼也是政治,當年的文匯報,為它們畫插圖,有否在內容上有限制呢?!!還是畫什麼內容也是隨你個人創作呢?!!

聽你講,以前大家插畫家都有聯誼聚聚,你提過的插畫家,很多都是他們的筆名,你的筆名是"黃牛"?!!

cowboy said...

謝謝秋姨和森伯。秋姨看得仔細。是的,以往投稿的社會生活或幽默漫畫較少文字,因為思師洪流提醒,漫畫應該留給讀者想像思考的空間,不應該「畫公仔畫出腸」。但近年的時事漫畫很難以較少的文字表述較複雜的內容,不得用許多「對白」,有碗話碗、有碟話碟。

cowboy said...

謝謝森伯伯問及舊日創作情況。老牛八十至九十年代向多個報章投稿,以及為兩家報意畫專欄,都有完全的創作自由,投稿當然是編輯有權選用(不合意者就不用),專欄則有專欄的主題,創作也不會離題。當然我構思時會考慮合理合法,不會故意挑戰現行制度和社會普遍認知、不會亂來。三十多年來,用過的筆名有「黃牛」、「阿牛」、「亞牛」、「牛哥」以及「炎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