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ne 06, 2021

歷史認知

 


歷史認知(隨感)

昨天看了一個資料,說的是真實的「武大郎」與《水滸傳》中的描寫完全是兩回事。真實的武大郎高大英俊,家境貧寒,全靠一位姓黃的朋友資助,勤奮讀書,後來考中進士,在陽穀縣做官。姓黃好友後來破落,去陽穀縣找武大郎,期望謀個職位維持生計;武大郎盡地主之誼,接待殷勤有加,但對謀職一事隻字不提。黃姓朋友甚不滿和失望,離開陽穀縣,一路上對民眾說了許多武大郎的壞話,包括其妻潘金蓮與西門慶通姦之事,都是胡編亂造的。

黃姓朋友回到自己家鄉,才發現武大郎早已出錢及派人把他的祖居重建一新,還買了田產等他回去經營,黃姓朋友懊悔不已,但從他口中說出的壞話和謠言已經收不回去。小說《水滸傳》中的故事,是依據一本叫做《大宋宣和遺事》的筆記寫的,而這本《遺事》又是收集民間傳說、說唱腳本、元代雜劇的故事整理而成的。《水滸傳》流傳至今,武大郎和潘金蓮的故事便定了型。


古代史家對秦始皇殘暴鎮壓、「焚書坑儒」、強徵民工修築長城的暴君形象是早有定論的,甚至認為秦朝短命是天意。「孟姜女哭長城」、「荊軻刺秦皇」的故事千百年來深入民心。但近代史家則對秦始皇統一國家,以及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的做法有高度評價。所以,當今的歷史教科書(課本)不會只提秦始皇殘暴的一面,也肯定秦朝對統一國土、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的歷史貢獻。這便是全面評價歷史人物和事件的典範。

教科書應該是「信史」,應該把歷史的真實情況作客觀的表述,讓後世的年輕人知道前朝歷史事件的真實情形。幾十年來,中國人民對日本右派在該國歷史教科書中美化侵華戰爭、否定南京大屠殺、否定二戰侵略歷史的做法表示極大憤慨,認為是對包括中國和東南亞多國在內的受害國家和人民的侮辱。同樣,中國人自己的歷史教科書,也應當客觀真實地記述歷史,而不應該以「政治正確」主導,以某一個人、某一個官方表述作為依據。


例如,如何正確表述台灣問題,就不能簡單地說「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因為,台灣問題是四十年代末「國共內戰」的延續,國民黨的「中華民國」政權戰敗退守台灣,七十二年來一直用「中華民國」之名,有自己的政府、軍隊、貨幣、法治制度和經濟運作、稅收制度,有自己的護照,有二十多個相互承認的「邦交國」,即使現當政者如何「謀獨」,總不能否認這個政治實體的存在。所以,以小學生能明白的表述方式,應該是︰「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當今管治台灣的政府是四十年代末戰敗退守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的延續。」

「六四」如何表述也是一個難題。在中國以外的地方,人們普遍認為是北京政府「武力鎮壓民主運動」。而在中國內地,官方的斷語最初是「反革命暴亂」,之後逐步「降調」,到九十年代出版的「共和國史」則稱為「八九年春夏之交的那場政治風波」。如何把這個歷史事件寫入教材?香港教育當局認為,中央政府對事件已有定論。但我認為官方的表述並非「信史」,而只是「勝利者寫的歷史」,是不全面的。教科書應當客觀地把事件的遠因、背景以及正反的事實都記述,才站得住腳,才不會被今後的歷史研究者質疑。(二零二一年六月六日)

8 comments:

peace said...

「歷史是勝利一方寫的」,這是古今中外的事實,因為戰敗一方已經不存在,如何有能力記下歷史?你說得對,台灣是中國的其中一個省,但也是現存的一個舊政權的延續,所以兩岸都有能力寫歷史,所以近代中國歷史便出現兩個有偏差的版本,我諗這些問題要待兩岸統一後才可解決。至於六四事件,現在下定論有點早了。

cowboy said...

謝謝和平天使。編寫教科書,應該冷靜、客觀、專業、用語確切。如今一些新成長的官員甚至外交官員,只留意「政治正確」、跟足中央口徑而不認真研究歷史,就很難處理如今的台灣問題,更不可能提出令人信服的方案。加上如今軍方一些人「急統」心切,輿論也為「武統」鳴鑼開道,情況令人擔憂。

hipposisi said...

阿"嬋"不懂政治,但很同意牛兄所說的:「當今管治台灣的政府是四十年代末戰敗退守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的延續。」事實七十二年來一直都存在著,並不是口口聲聲說「台灣是中國其中一個省」就可輕輕帶過去的。不過也正如和平天使所言,戰敗一方已不存在了,那還有能力記下歷史?我想縱然記下,又有多少人會認真相信呢?

cowboy said...

謝謝阿嬋到訪並留下雅評。台灣問題不是外交部發言人堅稱「台灣是中國一個省」就處理得了的。也許國內的年輕人在教科書中學習的「歷史」,只知道台灣是一個省,正如和平兄所說,敗的一方在中國大陸已不存存,在中國大陸的歷史斷了;但在國際社會,即使「中華民國」不是聯合國成員,但它事實上存在了七十二年,若承認它是孫中山創建的中國民國的延續,至今已有一百一十年了,這個存在是一個事實。一九四九年解放軍沒有能力即時解放台灣,便留下了這一個歷史難題。

秋葉 said...

據說二戰後,英國戰俘可以不死的,都回返英國去。英國的殖民地都紛紛謀求獨立。
聽說蔣介石的國民政府,本來有機會來收回香港的,可是,蔣沒有本事這麼做,於是英國又來執政了。
大陸在二戰後百廢待興,可能有意留下香港這個緩衝區。

cowboy said...

秋姨說的是。老牛看過一個資料,內容是一九五零年初,解放軍有意揮軍進入香港,但毛澤東和周恩來認為,留着香港可以利用,不但是與西方保持適度的聯繫溝通,重要的是利用香港購買建設需要物資,所以港澳得以維持現狀。而福建的金門、馬祖沒有「解放」,仍由國府控制,也是為了不讓台灣當局完全脫離大陸、不讓美國插手國共內戰、製造「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

秋葉 said...

謝謝提供的資料,看來中共的策略也很獨到,能保得住各族共和,能抵禦外侮,也真不容易。

cowboy said...

謝謝秋姨。北京領導人決定以「一國兩制」收回香港主權,確是明智的做法。如今是有人不願意見到香港沒有如他們期望的那樣「已死」,千方百計要弄垮香港、以實現他們「香港已死」的預期,那些人才是別有用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