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17, 2023

簡約要義

 



簡約要義
(隨感)

住屋問題歷來是香港的難題,也是二十幾年來政治人物所說的「深層次矛盾」。香港向來地少人多、土地供應嚴重不足;歷史上也曾訂立許多對於開發土地的限制,例如維港不得填海、不得開發郊野公園等等。以往一直都存在地價高、樓價高、租金高「三高」的說法,賣地成為政府的重要財政收入來源。地價貴、建成的樓房售價就貴。低收入家庭無法自置物業,只能向政府申請公屋。但家庭收入高於申請公屋上限、又無力買樓,這些人就成了「夾心階層」。於是政府推出「居屋」、「夾屋」一類的房屋,以解決市民的住屋問題。



特區政府曾經許下「三年上樓」(申請公屋者三年可以獲得編配)的承諾,一直無法實現,反而輪候時間越來越長,如今要六年多才可以獲得編配。但「三年上樓」仍然是市民的期望,也是政府努力的目標。本屆政府提出了一個加快市民改善居住環境的方案,就是以簡易方式興建臨時房屋(稱為「簡約公屋」),供申請公屋超過三年的市民申請。當然這個「快」也只是相對於以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傳統公屋而言,因為再快也要用兩年時間才可建成。



本來這是本屆政府積極作為的構思,但甫提出就惹來許多質疑,由選址、設計、設施到造價,都有不少異議,也有不少關於「防疫隔離設施可否改作臨時住房用途」的討論。選址在新界偏遠地方,有人質疑太偏遠、交通不便、上下班難,對低收入家庭欠缺吸引力;選址在九龍城舊啟德機場原客運大樓所在的「世運道」地塊,又有議員發動附近居民簽名反對,甚至一度準備遊行示威抗議,認為啟德舊機場一帶已有多個屋邨及過渡性房屋,若再增加「簡約公屋」大批居民入住,恐造成交通壓力、道路擠塞;更有原機場停機坪的高尚住宅居民,擔心因為大量「簡約公屋」在該區出現而影響樓價。這種「擔心」似有「挑動階級矛盾」、「歧視貧困家庭」之嫌。



政府方面堅稱選址經過詳細考慮和比較,認為是合理的決定。有人質疑在世運道興建「簡約公屋」,是否改變啟德舊機場地塊原定的用途。政府方面表示,世運道地塊興建「簡約公屋」只是短期,建造需時兩年、然後讓申請者入住五年,七年之後就會退還,該地塊的長遠規劃用途不變。原啟德機場地皮上的各項目,都按原定的計劃逐步落實,原跑道盡頭的「郵輪碼頭」已經落成使用幾年;原停機坪、維修廠地皮建成的高尚住宅和公屋早已入住;屯馬線經過的啟德站和宋皇臺站早已通車,鄰近九龍成碼頭舊城區的「啟德體育園」等大型項目正在加緊施工。何來改變原啟德地皮用途?



有人質疑「簡約公屋」造價比傳統公屋高,而使用年期只有五年,是浪費公帑、不值得。政府強調,讓輪候公屋多年、現居於極不適切環境的市民早日離開,便是「簡約公屋」的初心和社會價值。這個「簡約」構思得到市民大眾,尤其是輪候公屋多年的低收入家庭的支持。有人說,如今多了低收入家庭申請公屋,也有不少年輕人期望獨立生活而獨自申請「一人單位」,所以公屋永遠不能滿足需求。這種說法有點道理。但如果政府不作為、不設法加快公屋建設,豈不是市民輪候時間更長、政府更被市民唾罵?(二零二三年二月十八日)

10 comments:

秋葉 said...

若不能滿足基層市民的居住需求,會使怨氣加重,這不是社會之福。

cowboy said...

謝謝秋姨到訪並留下雅評。是的。本來歷屆政府都好努力覓地建屋、以滿足市民所需,但前幾任每一步都受到掣肘,這一屆正好實施「國安法」及「愛國者治港」,限制了反中亂港分子搞事,政府才可以放開手腳做實事。這屆政府想得出這個「簡約公屋」方案,也顯然是思路突破、想盡辦法,希望可以略為縮短輪候時間、回應市民訴求。

秋葉 said...

牛兄說的對,自從實行了國安法,限制了反中亂港的份子搞事,政府才好辦事。
那些反中亂港的壞份子作惡多年,真是害人不淺 ! 他們要成就外國人來侵略中國,霸佔香港,目光如豆,以為外國的一切都是好的。
有錢人去哪裡都是好,可是那些基層市民,有十幾萬人竟然盲目投靠去外國,住下來就要忍氣吞聲,承受一切的後果了。

peace said...

我支持簡約公屋計劃,這雖然並不完美,但卻是目前情況下能使基層市民盡快可以改善居住環境的方法。當然最理想的是每一個市民有需要的時候立即可以獲配公屋啦,但現實是僧多粥少,如果可以使人們由等待6年改為只等待3年就有地方住,雖然造價貴一點也是值得的。
至於選址問題,根本不必理會那些自私自利的人,擔心對遊客觀感不好,擔心對自己樓價有影響,擔心多咗人同佢爭搭地鐵,根本不是問題,只要政府做好每項配套即可。

cowboy said...

謝謝秋姨、和平兄。和平兄說得對,不論市區郊區,政府在建屋的同時會做交通配套,所以那些「擠逼」、「上班下班難」都只是亂說。造價高是因為材料可以拆卸重用,不是傳統的鋼筋水泥。但五年後可以在別的地方再用,成本也就降低了。

cowboy said...

秋姨說得有理。本來,移民與否純屬個人抉擇,旁人無權置喙。而且自四五十年代以來,香港一直是中國人移居外國的踏腳石和跳板,「移民潮」本不值得大驚小怪。但如果在內心陰暗人士唆使之下,誤信抹黑香港的言論而跟風,就要自己承擔後果了。正如九十年代初,有些人驚「九七大限」匆匆移民,但後來看到九七後風平浪靜、生活如常,許多人包括一些知名藝人,也悄悄回流。

秋葉 said...

關於興建公屋的項目,多年來造成一個縛手縛腳的問題,可以追溯到董伯伯的八萬五計劃,因此消息令到全港樓價大跌 ! 銀行只得向各貸款的小業主追收差價,使全港的小業主每月的供款增多,人人怨聲載道,市上消費者減少,的士也少人光顧,各業在不景氣之下,怨氣沖天 ! 把董伯伯當成仇人似的。以後幾屆的特首,不敢積極去興建公屋了。
因為多年來上樓難,承諾三年變成六年,又掀起民怨沸騰 ! 現在各區市民以造成交通擠塞等理由,阻撓興建簡約公屋,都是習慣了自私,和干預政府的計劃。
有些港人不安於港,一有機會就要逃離,近日我多看了youtube的視頻,都是些專門報導拿著英國優惠BNO移民,那些港人的生活種種。因此有感而發,寫多了。
外國說中國沒有自由、沒人權,可是多年來國內不少人去歐美澳紐東南亞旅行,去移民,沒問題。

cowboy said...

謝謝秋姨再訪及留言。由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老牛家鄉的遠房親戚多人,經過香港移居美國、加拿大、秘魯和印尼,可見以香港為跳板是甚為常見,她們大都是期望找到比鄉下更好的生活而漂洋過海。但如今一些人為被誤導的「政治理念」而移居海外,則前景是未知之數,恐怕他們實際情況和內心感受,只有自己知道。

秋葉 said...

近年因為英國放寬香港BNO移民計劃,已有14萬港人移英生活,確實是帶走了部份人材。事實上很多都是過份相信什麼民主自由的美夢,只要找到生活費,他們都會硬撐下去。只要捱得過6年,可以申請永居,若是不合資格,也不能住下去的。
在港生活有種種的方便,既不嚴寒下雪,又有家人照應,他們真是有苦自己知啦。

cowboy said...

謝謝秋姨。不必太為移英者擔憂,因為移居他處完全是個人選擇,也是個人深思熟慮之後的決定,如果明知自己能力不足特別是經濟、財力不足而硬要跟風移民,那麼就要自己承擔後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為了理想而作出「犧牲」也是「值得」的,就讓移英者自己掂量吧。香港本來是福地,若不是二十幾年來有些人總是要搞事,製造麻煩、衝擊甚至發起街頭暴力、企圖拖垮香港、癱瘓政府,許多事情已經做得很好。如今實施「愛國者治港」、限制了反中亂港者入局,政府可以放開手腳做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