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October 27, 2023

房屋難題



房屋難題
(隨感)

香港人多地少、土地供應不足,從來都是「居大不易」。行政長官李家超十月二十五日(星期三)向立法會宣讀他任內的第二份施政報告,就將解決土地、房屋問題放在顯著重要位置。施政報告稱,為了穩定樓市、防止樓價再次熾熱飈升,對前屆政府確定、目前仍然實行的調控樓市的「辣招」不會全部撤銷,只會部分「減辣」;政府稱已覓得未來十年足夠土地,滿足建屋需求,甚至可以多於需求。政府成立「解決劏房問題」工作小組,研究取締劣質劏房。李家超稱多謝市民提供許多意見和建議。看來這個報告是頗為「接地氣」的。



行政長官稱,會落實「公屋提前上樓計劃」,明年上半年將有超過二千個單位提早五至八個月落成,讓公屋申請者可提早上樓。第一批約二千一百個「簡約公屋」單位將在二零二四至二零二五年度落成,而二零二七至二八年度前完成興建合共約三萬個公屋單位。政府宣稱已覓得土地,未來十年可興建約四十一萬個公營房屋單位,首五年(即二零二四年至二零二九年),連同「簡約公屋」在內的公營房屋供應總量,將達十七萬二千個單位。



施政報告宣稱,落實「私人興建資助出售房屋先導計劃」(「樂建居」),二零二三至二四年度起推出三幅用地,讓私人發展商參與興建資助出售房屋,首兩幅招標用地合共提供至少二千個單位。至於整體土地供應方面,三十年內預計將有達七千多公頃,減去預計需求,可建立最少一千多公頃的土地儲備。




香港向來地皮貴、樓價貴、租金貴;但政府解決低收入階層住房問題的魄力又遠不及新加坡。低收入家庭租住環境惡劣的「劏房」,令北京高官也感到蒙羞,所以中央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來港考察時,特別語重心長期望香港盡快「告別劏房」。社會人士固然希望政府能提出告別劏房的時間表,但政府何嘗不是心急如焚?這次施政報告宣布成立「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由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任組長、房屋局局長何永賢任副組長。行政長官稱給工作組十個月時間作深入調查研究,為「劏房」居住環境設定最低標準,例如樓宇安全、消防及衞生要求、居住面積等;針對不合最低標準的「劏房」提出取締方法。




其實,任何年代都有低收入人士居住在惡劣環境的情況。老牛的幾個同學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來港時,也曾租住深水埗唐樓的「床位」,或者土瓜灣的板間房,不但環境惡劣、嘈雜、難以入睡,而且時有失竊。但那個時代人人都有「獅子山下精神」,不幻想一朝發達、不企圖不勞而獲,堅信「用我雙手找到我欲求」,肯搏肯捱、不怕辛苦,努力做工、自願加班或者「炒更」,爭取多一點收入。幾十年後社會進步了,在政治人物的鼓動下,許多人少了拼搏精神,多了「權益意識」。不少年輕人自知難以買樓,也加入申請編配公屋的行列。



輪候入住公屋,董伯伯時代承諾的「三年上樓」一直未能兌現,如今更拖到六年,最近統計顯示平均五年多,已經改善了,但仍未達標。這真是「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前幾屆政府覓地時每每遇到阻撓,累積問題越堆越多,輪候時間越拖越長。期望在實施「國安法」、掃除反對派故意阻撓的障礙之後,本屆政府可以挽起袖子幹實事,「追落後、追成果」吧。(二零二三年十月二十八日)

7 comments:

狂小子 Time Is Changing said...

房屋問題正確是一件很需要解決的事。🥲

狂小子 Time Is Changing said...

的確

cowboy said...

謝謝狂小子博友。是的,香港這地方一向都是地少人多、居住困難、樓價地價租金高的大都會,如何令社會安定繁榮,一定要妥善處理市民的居住需求,要設法解決房屋問題。「安居樂業」正是合理的社會理想。

peace said...

老實說,我認為香港的房屋政策一開始便走錯了方向,輸了給新加坡。新加坡住宅以政府資助屋為主,人人都不怕冇屋住,只要你申請就一定買得到,平均每間800平方呎,除非你大把錢又有特別需要才會買私樓。但香港一開始便以私樓為主,而且實行高地價政策,因為地少,供不應求,以致炒樓風氣嚴重,有人說政府放棄高地價政策不就可以解決問題了嗎?其實就算政府不收地價,地產商也不會降價的,他們是看市場需求,唯今之計是要多建公屋居屋,解決中下層市民的需要。

秋葉 said...

往時那些反對派,對於港府的施政事事阻撓,使到難以撥出用地建設公屋。
而私樓的樓價很貴,也不是一般基層市民可以負擔得起,租金也不便宜,弄至民怨沸騰 !
新加坡政府為他們的公民提供了購屋優惠,人人安居樂業,這樣實在比香港優勝得多。
希望現階段政府設法解決了這個住屋的死結,為民抒困吧。

cowboy said...

謝謝秋姨。說的是。回歸二十幾年,董伯伯承諾的「三年上樓」一直無法兌現,而且越拖越長,就是因為每一屆政府覓地都遇到阻力,有時在某一區指定一幅地,建公屋要加設公益設施,於是「地區人士」就群起反對,覓地計劃只好擱置。如今少了阻力,政府推動建屋計劃就較為容易了。

cowboy said...

謝謝和平兄,謝謝真知灼見。香港自詡「小政府大市場」、「低稅制」和「自由經濟制度」,而且曾經視賣地收入是政府收入來源,於是在「自由」之名下任由「三高」肆虐,炒地、炒樓圖利屢見不鮮。七十年代我的同學租住「籠屋」、床位,就是整個社會漠視低收入者權益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