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29, 2022

填海造地

 



填海造地
(隨感)

前天傍晚,接到一個聲稱是「民意研究機構」的「問卷調查」電話,議題是「你是否同意在將來的北部都會區劃出部分土地興建公屋」。問卷包括許多細分的問題,設幾個答案,「非常支持」、「同意」、「無意見」、「不同意」、「非常反對」,以一至五評分。我老牛答曰「同意」,並說︰現有農地牽涉到收地賠償等問題,可能花的時間長;而「明日大嶼」填海造地不牽涉到原土地業權等因素,只要通過撥款就可以進行。訪問員問︰「你的意思是明日大嶼與北部都會區可以同時進行嗎?」我答︰兩者並無衝突,當然同時進行。



如今新生代出入香港的國際機場,就是大規模填海造地的產物。衛奕信任港督時代,提出「千億玫瑰園計劃」,移島填海在赤立角興建新機場,以大型基建帶動經濟發展。當時中英雙方互相猜忌、成見甚深。北京方面擔心港英當局乘機大灑金錢、花光香港的財政儲備,所以由「中英聯合聯絡小組」詳細討論「關於新機場的財務安排」。最後中英雙方達成一致,於是推平赤立角小島,硬是造出一大塊平地,興建機楊設施和跑道。當年同一時間進行填海的,還有今日的「國際金融中心」一二期、四季酒店那一大片「中環填海區」,以及如今「M+」和「香港故宮」所在的一片「西九文化區」。




我們經常拿來做比較的新加坡,一個曾經位處「亞洲四小龍」、傲視東南亞的獨立國家,土地面積和人口都比香港小和少,面積七百二十八平方公里,人口五百九十萬,疆域包括新加坡本島以及周圍所屬的島嶼。新加坡一九六五年八月宣布獨立建國,五十多年以來一直進行大規模填海,土地面積增加了一百三十平方公里,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三(即差不多四分之一)。不向海洋要土地,如何容納日漸增加的人口?新加坡可以向海洋要土地,香港為何不可以?



我們香港則有個共識,不能在維多利亞港範圍填海,以保持海港面貌、水質和環境。香港人口不斷膨漲、住屋需求不斷增加,如何增加土地供應成為每一屆政府的難題。港府曾經建議在遠離維港的海域填海造地,也遭到某些團體以「保護海洋生物」為由反對。一些市民盯住的粉嶺高爾夫球會,近來在電視上做廣告,大談球會所處地段的「環境」和「生物保育」價值。一些市民提出動用郊野公園邊陲土地進行發展,又遭到「環保人士」極力反對。於是便形成了這樣一個局面︰一邊是輪候公屋的「隊」越排越多人、時間越來越長(平均已經超過六年),市民要求「上樓」呼聲甚大;但另一邊,尋找土地處處受阻,「不得填海」、「不得開發郊野公園」的呼聲也甚大。所以政府只好在遠離維港的海域填海。我老牛認為「明日大嶼」的構思是「迫」出來的。



代表建築、規劃、園景界別的謝姓立法會議員說,市民提議由郊野公園邊陲地區釋出土地,其實只佔郊野公園總面積的百分之幾,已足夠建許多房屋;但反對者認為是推倒了整個保護郊野的政策,其實是危言聳聽。他建議政府加快各項程序、減少審批環節,以達到加快房屋供應。既然香港政府是香港官地的地主,只要可行,只要提前做好交通設施配套建設,完全應該選擇適當海域(包括離島)填海造地,以滿足市民的居住需求。(二零二二年七月三十日)

4 comments:

peace said...

今時今日我沒有住屋的困難,但我也得要為其他"居者未有屋"及下一代發聲,覓地建屋是現今政府最主要的工作,我絕對支持東大嶼填海計劃,支持北部都會計劃,更支持郊野公園邊陲建屋,雖然我經常行山及行郊野公園,但我並不認為將部份郊野公園邊陲建屋會影響郊遊人士,至於保育問題更不必擔心,只要適當選址,會在發展及保育之間取得平衡,我信任政府。

cowboy said...

謝謝和平兄,老牛完全支持。你真是「深藍粉」。前朝「煲吰曾」曾揚言香港要建成千萬人口的大都市;如今七百萬人已經為覓地建屋叫苦連天,再多一半人口,豈非人人要住「白鴿籠」?所以向新加坡學習,適當填海建設新市鎮,是完全可行的。

peace said...

我並非盲撐政府,而是實事求是,上面提及三個計劃都有其優點。
1. 「東大嶼填海計劃」除了提供大量土地建屋之外,現正發展的北大嶼山包括東涌、小蠔灣、欣澳等地,都可以增加一條捷徑經東大嶼填海區通往港島西,包括公路及鐵路,車程只需約30分鐘,效益是震撼性的。
2. 「北部都會計劃」打破以前只發展住宅區的故有思維,將整體都會所需都全部發展起來,人們在本區就可以得到生活所需,包括就業,減少南北交通負荷,人們也不必浪費時間在上下班。
3. 「郊野公園邊陲建屋」是可以最快實現的建屋計劃,因為這些大部份都是政府土地,大部份都有基本交通設施,我經常行山,經常出入這些郊野公園邊陲地,坦白說,大部份都沒有保育價值。我曾經在八鄉居住,經常使用大欖隧道轉車站,政府所提及在這裡的邊陲地非常適合,據說單計這區已經可以興建12萬個住宅單位,何樂而不為?

cowboy said...

謝謝和平兄。有親身體驗,有數據支持,所以認為以上三個增加土地的方案都是可行的。說得有理。特別是郊野公園邊陲地、政府官地,完全可以立即行動,真是鼓舞。文中的插圖,有好幾幅是九十年代初、討論新機場財務安排時期創作發表的,那些都是歷史見證。另幾幅時西九填海完成後、「天篷方案」被推翻時創作的,也是反對派「為反而反」令西九「推倒重來」的歷史見證。